破橐萧然不自休,芦黄苇白九江秋。
抗尘狂作两年客,看水悭为三叠游。
得酒问鱼愁入市,有书无雁却登楼。
征裘几揾思家泪,两眼凝穷桑落洲。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从自己的身世遭遇写起,抒写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苦闷与惆怅之情。“破橐萧然不自休”,诗人说自己囊中无钱,生活困窘,无法自拔。“芦黄苇白九江秋”,是说自己客居九江,秋天到来时,芦苇已枯黄而苇叶已变白。“抗尘狂作两年客”,诗人说自己在异乡已过了两年时间,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忍受贫寒的生活。“看水悭为三叠游”,诗人说自己因贫穷而无法游览风景名胜之地。“得酒问鱼愁入市,有书无雁却登楼”,诗人说自己在市场买酒解馋,又因没有邮差,无法将书信寄回故乡。“征裘几揾思家泪,两眼凝穷桑落洲”,诗人说自己在外漂泊,思念家乡,双眼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桑落洲。

【答案】

译文:

我囊中空空如也,生活困苦,无法摆脱。我客居九江,秋季到来时,已经过了两年时间。由于贫穷,我无法游览风景名胜之地。我买了一些美酒,但却没有机会品尝它。我有一封信件却不能寄回故乡,只能把它放在书桌上。我在街头徘徊,眼巴巴地看着远处的桑落洲发呆。赏析:

首联写客居之苦,“破橐萧然不自休”中的“萧然”,形容其贫困潦倒;“不自休”点出其流落失意之状态。颔联写客居之久,“抗尘狂作两年客”,表明自己漂泊在外已度过两年时光;“看水悭为三叠游”,表现了诗人在九江一带漂泊已多年,未能实现归乡的愿望。此二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作者客居他乡的孤寂处境和内心的酸楚。颈联写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得酒问鱼愁入市”一句,用典,出自《晋书》卷五十五《王隐传》:“王隐字处叔……尝于都下货药,遇一道士汲引之。隐曰:‘君何以汲引我?’曰:‘吾有药一丸,饵之可免人世忧患,今当与君一粒。’既饮之,遂乘白云而去。”王隐得到仙丹后,就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被人识破,只得把仙丹还给人家。此处诗人用此典,意喻自己囊空如洗,生计维艰,只好向朋友借钱喝酒来排遣心中的愁苦,但是无奈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去购买更多的美酒。“有书无雁却登楼”,也是用典。《晋书·谢安传》记载:“安常内足于己,外露于物……每闻清赏,辄命驾出游。有人止之者,安顾谓曰:‘子何不容一客?’”谢安外出游玩时,常常带上仆人一同前往。这里诗人借用谢安的典故表达自己没有邮差,无法将书信寄回故乡的遗憾。“征裘几揾思家泪”,诗人想回家看看,但囊中羞涩,买不起返乡的行装,只好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街头徘徊,眼中流露出无尽的乡愁。尾联写思家之愁。“征裘几揾思家泪”中的“征裘”是指旅人的衣物,因为长时间在外漂泊,所以诗人的衣物已经破旧不堪;“两眼凝穷桑落洲”,桑落洲指桑林之下的洲渚,是古代人们休息的地方。诗人眺望桑岭下的洲渚,眼中流露出无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质朴,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寂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