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海南谁为夸,嫣然无语送韶华。
何人何事入彼粲,倾国倾城非比花。
羞靥倚风遗素脸,烂香浥露逼青瓜。
开时气味起憎妒,牢掩篱门蚕妇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大笑花”的花卉,其特点是美丽而不张扬,香气浓郁却不会让人感到厌恶。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种出海南谁为夸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这种花在海南被种植出来的情况。”种出”意味着它是人工培育或栽培的。”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这里可能是特指某个地区的方言或文化背景。”谁为夸”表示对这种花的美丽和价值的称赞。
嫣然无语送韶华 - 第二句继续描述了这种花的美丽,它虽然不说话,但能传达出它的美。”嫣然”是形容微笑的样子,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花朵的美丽。”送韶华”表示这种花的美丽与春天的结束同时发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何人何事入彼粲 - “粲”在这里指的是光彩夺目,非常明亮。这句诗询问是谁或者什么事情使得这种花如此灿烂。
倾国倾城非比花 - 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花的独特之处。”倾国倾城”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女子美貌足以倾倒国家、征服诸侯。在这里,诗人用这个成语来赞美这种花的美丽,认为它超越了其他所有花卉。
羞靥倚风遗素脸 - 这句话描述了花朵的神态。”羞靥”是指害羞的笑容,”倚风”可能是指花朵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素脸”可能指的是花朵的颜色,如白色或其他淡雅的颜色。
烂香浥露逼青瓜 - 这句描述了花朵散发出的香气和露水混合在一起的样子,仿佛有一种清新的气息逼近了青瓜。”烂香”可能是指花香浓郁到几乎要溢出来的程度。”浥露”是指湿润的露水。
开时气味起憎妒 - 这是最后一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花朵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了他的担忧。”气味”可能指的是花香。”憎妒”可能是指人们因为花香而产生的嫉妒或不满。
牢掩篱门蚕妇家 -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花朵的位置和环境。”牢掩”可能意味着紧紧关闭着。”篱门”可能是指一个有篱笆的门。”蚕妇家”可能是指养蚕的人家,蚕是一种昆虫,通常在夜间活动,因此晚上可能会影响养蚕人的休息。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朵美丽而不张扬的花朵,以及它独特的香气和姿态。诗人对这种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中和谐与美丽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