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瓣凉丛拥翠烟,南薰池阁灿云仙。
芳林园里谁曾赏,薝卜坊中自可禅。
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
风霜成实秋原晚,付与华灯作样传。
这首诗描绘了栀子花的美丽景色和它的独特之处,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和欣赏。
第一句“玉瓣凉丛拥翠烟”描绘了栀子花的形态,花瓣如玉般洁白,周围被绿色的叶子包围,仿佛是一团翠绿色的烟雾。这里的“凉丛”可能是指栀子花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拥翠烟”可能是形容栀子花的颜色与周围的翠绿色相得益彰,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二句“南薰池阁灿云仙”则描绘了栀子花所在的环境。南薰池是一个充满花香的地方,而阁则是一座建筑,可能是一个庭院或者一个亭子。这里的“灿云仙”可能是形容这些建筑在阳光下显得光彩夺目,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一句可能是对栀子花所在环境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画面的升华。
第三句“芳林园里谁曾赏”则引入了一个新的场景,这个场景可能是一个园林,栀子花在这个园林中绽放。这里的“芳林”可能是形容这个园林的美丽和芳香,而“园里”则是指这个园林的内部。这句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这个园林和其中盛开的栀子花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薝卜坊中自可禅”则引入了一个新的角色,这个角色可能是一个道士或者僧人,他在这个园林中修行或者参悟。这里的“薝卜坊”可能是指一个道士或者僧人修行的场所,而“自可禅”则是形容这个人在这个地方修行或者参悟的状态。这句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这个场所和其中修行的人的赞赏。
第五句“明艳倚娇攒六出”则进一步描绘了栀子花的美丽。这里的“明艳”可能是指栀子花的色彩明亮鲜艳,而“倚娇”则是指栀子花的姿态优雅娇媚。而“攒六出”可能是形容栀子花的花蕾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这句可能是在赞美栀子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第六句“净香乘烈袅孤妍”则进一步描绘了栀子花的香气。这里的“净香”可能是指栀子花散发出的香气清新纯净,而“乘烈”则是指这种香气强烈而持久。而“袅孤妍”可能是形容栀子花在香气中独自绽放的状态,既美丽又独特。这句可能是在赞美栀子花的香气和美丽。
最后一句“风霜成实秋原晚”则进一步描绘了栀子花的生长过程。这里的“风霜成实”可能是形容栀子花在秋天经过风霜的洗礼后结出了果实,这是一种成熟的象征。而“秋原晚”则是指秋季的原野上,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这句可能是在赞美栀子花的美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栀子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