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腔不识愁,愁耳偏闻吹。
月明吹更苦,泪洒降羌儿。
注释:
听到笛声,吹腔并不让人感到忧愁,可偏偏是忧愁之人更容易被笛声所感动。
在明月皎洁的夜晚,笛声更加响亮,更让人感到凄凉,眼泪也不禁洒落在了降羌儿身上。
赏析:
《闻笛》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笛声的感受,后两句则写自己听到笛声时的心情。全诗以笛声为线索,通过描写笛声在不同情境下引起的不同反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吹腔不识愁”,意思是说听到笛声并不会引起自己的忧愁。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对笛声的赞美,来反衬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豁达。
次句“愁耳偏闻吹”,意思是说只有忧愁之人才能听到笛声而引起共鸣。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笛声的特殊意义和作用。
三、四句“月明吹更苦,泪洒降羌儿”,意思是说在明亮的月光下,笛声更加凄厉,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洒落下来。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哀婉动听的笛声时,内心所产生的强烈情感波动。
这首诗通过对笛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思考。它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