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居柳下,终日闭柴门。
壁为题诗暗,池因洗砚浑。
闲知真富贵,醉到古乾坤。
回首长安道,无言只断魂。
暮年居柳下,终日闭柴门。
壁为题诗暗,池因洗砚浑。
闲知真富贵,醉到古乾坤。
回首长安道,无言只断魂。
译文:
在杨柳掩映下的暮年,终日紧闭着柴门。
墙壁上被题写的诗句显得昏暗,因为水已经将洗砚台的池子染得浑黑。
闲暇时知道真正的富贵,但醉酒后感到古时候的天地宽广无边。
回头望向通往长安的路,却只能默默流泪而无言。
注释:
- 暮年居柳下:指诗人已步入迟暮之年,居住在柳树下。
- 终日闭柴门:整日关闭柴门,表示隐居或退隐生活。
- 壁为题诗暗:墙上有诗句显得昏暗,可能是因为岁月的痕迹或字迹不清。
- 池因洗砚浑:洗砚台用的池子因长期使用而变得混浊。
- 闲知真富贵:闲暇之时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富贵与贫贱。
- 醉到古乾坤:醉酒时感觉如同穿越到古代,感受到历史的广阔和天地的辽阔。
- 回首长安道:回头望向通往长安的路,长安是当时的首都,诗人可能在此回忆起过往。
- 无言只断魂:默默地流泪而无言以对,表现出深深的哀愁和思念之情,令人心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暮年的隐居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感慨。首句“暮年居柳下”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和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接着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第二句中的“终日闭柴门”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远离,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第三句中的“壁为题诗暗”和第四句的“池因洗砚浑”,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示了岁月对物质和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最后两句“闲知真富贵,醉到古乾坤”和“回首长安道,无言只断魂”,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一方面,他通过“闲知真富贵”表达了对真正富贵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醉到古乾坤”表达了对历史和宇宙的广阔感受。然而,当他回首长安道时,却发现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只剩下无尽的悲伤和思念。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哀愁的艺术效果,使得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