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终日对幽丛,兀坐无言似定中。
苍藓静连湘竹紫,绿阴深映蜀葵红。
猫来戏捉穿花蝶,雀下偷衔卷叶虫。
斜照尚多高柳少,明年更欲种梧桐。
小亭
终日对幽丛,兀坐无言似定中。
苍藓静连湘竹紫,绿阴深映蜀葵红。
猫来戏捉穿花蝶,雀下偷衔卷叶虫。
斜照尚多高柳少,明年更欲种梧桐。
注释:
- 终日对幽丛,兀坐无言似定中:整天面对着幽暗的丛林,坐着一动不动,好像进入了定中的境界。
- 苍藓、青苔等自然景观,在诗中被赋予生命和情感,它们静静地连接着湘竹的色彩,与蜀葵的鲜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猫来戏捉穿花蝶,雀下偷衔卷叶虫:描述动物们活泼可爱的行为,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
- 斜照尚多高柳少,明年更欲种梧桐:“斜照”是指夕阳西下时的光芒,“高柳”代表高大的柳树,“少”表示稀疏。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辙的作品,通过描写一个小亭子的日常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诗中没有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而是通过对小亭周围自然环境如草木、动物和阳光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首联“小亭终日对幽丛,兀坐无言似定中”通过描绘小亭的孤独与宁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颔联“苍藓静连湘竹紫,绿阴深映蜀葵红”进一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亭周围的景色,色彩鲜明,生动传神。颈联“猫来戏捉穿花蝶,雀下偷衔卷叶虫”,通过动物的活动,增添了诗中的活泼气息。
末联“斜照尚多高柳少,明年更欲种梧桐”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视,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