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已出驷难追,赖得君王放过伊。
杨子江心杭折苇,浪头何似问头危。
诗句如下:
一言已出驷难追,
赖得君王放过伊。
杨子江心杭折苇,
浪头何似问头危。
我将为您提供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诗人介绍:葛天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达磨渡芦像》而留名后世。
诗句翻译:《达磨渡芦像》是一首表达对君主宽容的诗歌。“一言已出驷难追”意味着一旦说出的话难以挽回,表达了对君主宽容的感激之情;“杨子江心杭折苇”描绘了一幅杨子江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精神;“浪头何似问头危”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注释:
- “一言已出驷难追”中的“驷”指四匹马,比喻时间紧迫或后悔无用;“追”表示追赶。这句诗表达了一旦言语出口,便难以收回,体现了说话人对君主宽容的感激之情。
- “杨子江心杭折苇”中的“杨子江心”指的是长江下游一带,“杭折苇”形容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持不屈。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形象。
- “浪头何似问头危”中的“浪头”指的是波涛汹涌的江水,“问头危”表示询问前方道路的安危。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感慨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 赏析与评析:
- 葛天民通过《达磨渡芦像》表达了对君主宽容的感激之情和面对困境时不屈的精神。
- 诗中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 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 写作背景:
- 葛天民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情感生活。
-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担任官职期间,或是受到君主恩惠后所作,以表达对其恩赐的感激之情。
《达磨渡芦像》作为一首表达对君主宽容的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也反映了宋代诗歌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