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茅斋傍茂林,朝朝暮暮有鸣禽。
道人心事无憎爱,终夜闻枭也好音。
注释:
小小的茅斋旁边生长着茂密的树林,每天早晚都有禽鸟鸣叫。
道人没有喜怒憎爱的情感,整夜听到枭鸟叫声也是好听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作者在山林中的茅斋生活。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林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小小茅斋傍茂林”,描绘出一座坐落在茂密森林边缘的小茅舍,简洁明快,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
次句“朝朝暮暮有鸣禽”,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描绘鸟儿的鸣叫声,传达了山林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道人心事无憎爱”,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心态。诗人以道人自喻,表示自己内心没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与外界保持距离,超脱于尘世之外。这种心态反映了诗人对名利富贵看得很淡泊,对功名利禄看得也很淡然,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不是外在的繁华与热闹。
末句“终夜闻枭也好音”,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一种欣赏和赞美。诗人认为即使是夜晚的枭鸟叫声,也是一种美好的声音,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这种看法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能力。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生活场景和道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富贵看得很淡泊,对功名利禄看得也很淡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