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清寒月色微,风将幽磬落柴扉。
一瓶薝卜修清供,童子岩腰取水归。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雨足清寒月色微” - 描述雨后初晴的夜晚,月亮显得朦胧而清冷。
- 注释:“雨足”指雨水充沛;“清寒”表达夜晚的清凉和宁静。
-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个静谧、清爽的夜晚氛围,为后续的活动做铺垫。
- “风将幽磬落柴扉” - 风吹动树枝,发出悠扬的声音,如同敲击着木制的磬(一种古代乐器)。
- 注释:“风将”表明声音是自然现象导致的;“幽磬”指的是木制磬发出的低沉而幽远的声音。
- 赏析:此句不仅描述了声音,还通过“柴扉”传达了一种古朴的气息,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和诗意。
- “一瓶薝卜修清供” - 用一瓶香草泡制的水来供奉佛祖,体现了对佛教的虔诚与敬意。
- 注释:“瓶”是指装有香料的瓶子;“薝卜”是一种植物名,这里特指其泡水。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在雨后的夜晚,用这种简朴但富含香气的方式向佛献礼,显示了他对佛教教义的尊重。
- “童子岩腰取水归” - 描述童子从小山腰取水的情景,表现了一种勤勉和自然的和谐。
- 注释:“童子”即年轻的男童;“岩腰”指山崖或峭壁的边缘,可能因地形陡峭难以直接到达。
- 赏析:这一细节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孩童纯真无邪的性格特点。
译文:
十五日之后,一场细雨过后,月亮挂在天边显得格外微弱。夜深人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树叶间细微的声音,就像是在敲着木制的磬,落在屋前的柴门上。我在一个瓶子里泡了一些香草,用来供奉佛祖。此刻,一个小男孩正从山腰处小心翼翼地取回水准备饮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和自然美的场景。诗人在雨后的一个宁静夜晚,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月光、微风、泉水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佛教教义的尊敬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