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峰头月未央,天风吹下紫芝香。
我来分得僧清致,布衲蒲团一草堂。
【赏析】
这首诗是写瑞岩寺的。瑞岩寺在江西庐山,为东林寺之祖庭。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东晋慧远法师“自庐山南寺迁于山北龙光寺,结草庵而居”,即此寺也。该诗首句以十二峰头月色未央,暗示瑞岩寺的幽静,二句写寺中紫芝香气袭人,三句写自己在此分得僧众清致,四至五句写自己在此居住的情景。全诗意境清新雅逸,富有禅趣。
首句说:“十二峰头月正明,天风吹下紫芝香。”十二峰指庐山的十二座名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过“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这里用一个“秀”字来概括庐山的特点,既突出了庐山山峰的雄伟奇特,又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秀美景色的赞美之情。月色如水洒在庐山上,显得十分美丽动人。
次句说:“我来分得僧清致,布衲蒲团一草堂。”僧就是佛教中的僧侣,这里的僧指的是瑞岩寺的僧人。“分得僧清致”意思是我在这里能分到和尚们所享受的那种清净、雅致的生活。“布衲蒲团”都是和尚们的常服和卧具。“一草堂”则是作者住进和尚们的茅屋草舍。
尾句说:“布衲蒲团一草堂,竹窗梅径满春光。”这两句是描写瑞岩寺的环境和氛围。“一草堂”是指作者住进和尚们的茅屋草舍,“竹窗梅径”则是瑞岩寺周围的景物,竹窗梅花小径,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淡雅,把瑞岩寺的美景写得惟妙惟肖,读来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