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麦已熟,清寒久不禁。
林深来蜀魄,屋破绝燕禽。
幽屏儿仍出,贫居病更侵。
萧然北窗下,趺坐独求心。

注释:

四月麦田已经熟了,清寒久禁不禁。

山林深处来蜀地的魂魄,破败的房子断绝了燕子和禽类。

幽静的小屏子仍然打开,贫穷居所疾病更加侵身。

萧然北窗之下,独自坐在地上求得内心的平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之情。

首联“四月麦已熟,清寒久不禁”,描述了四月时节,小麦已经成熟,但气候依然寒冷,难以忍受。这里的“麦熟”和“清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颔联“林深来蜀魄,屋破绝燕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林深”指的是山林深邃之处,象征着诗人身处偏远之地;“蜀魄”则是指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如同失魂落魄一般。而“屋破”则暗示了诗人居住的简陋住所,无法抵御风雨。“燕禽”则是比喻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困境。

颈联“幽屏儿仍出,贫居病更侵”,表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幽屏”指的是关闭的房间,象征着诗人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贫居”指的是简陋的居所,反映了诗人的经济状况;“病更侵”则表明诗人身体虚弱,需要休养。

尾联“萧然北窗下,趺坐独求心”,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决心。“萧然”意味着萧条、冷落,形容诗人心境的孤寂;“北窗”则指的是北方的窗户,象征诗人身处的地理位置;“趺坐”指的是盘腿坐着,是一种修行的姿势,表示诗人正在进行冥想或沉思;“独求心”则强调了诗人独自面对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