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缶那能似漆园,销魂来访小桑门。
仰冲云阵寻峰顶,细步泉流觅水源。
九里环观山向背,两舆归趁月黄昏。
春风不识愁人意,柳暗花明自逐村。
【注释】
- 食已:吃饭时。度岭:越过山岭。历宋胡诸庵:经过宋胡村的许多寺庙和庵堂。转山夜归:晚上转山回家。
- 击缶(fǒu):敲打瓦罐或陶器的声音。那能似漆园:怎能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得。
- 桑门:指和尚,小桑门:指小庙里的和尚或僧人。
- 仰冲云阵:仰望冲向云层的峰顶。
- 细步泉流:慢慢地沿着泉水走。觅水源:寻找水源。
- 九里环观:从九里远的地方环视四周。
- 两舆归趁月黄昏:乘着夜色回家。两舆:两个轿夫。
- 春风不识愁人意:春天的风儿不懂人的忧愁之意。
- 柳暗花明:形容春天景色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小诗,诗人在经过宋胡寺等地方时,沿途所见所感都融入了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旅途风光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击缶那能似漆园”,意思是说,自己无法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在地游赏山水。“击缶”是指敲着瓦罐唱歌,这是古代一种娱乐方式,“那能似漆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销魂来访小桑门”,这句是说自己被风景所迷,忍不住来到了一个小庙里。这里的“小桑门”指的是和尚或僧人居住的地方,“销魂”则是表示极度迷恋或陶醉其中,无法自拔的意思。
第三句:“仰冲云阵寻峰顶”,意思是说,仰望着天空中的云彩,寻找山顶上的高峰。这句描绘了诗人站在山峰之巅,眺望远方的景象。
第四句:“细步泉流觅水源”,这句是说,沿着山中的小溪慢慢行走,寻找水源。这句描绘了诗人沿着山间蜿蜒的小溪前行的景象。
第五句:“九里环观山向背”,这句是说,从远处看,整个山脉就像一幅画卷,让人不禁驻足欣赏。这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叹。
第六句:“两舆归趁月黄昏”,这句是说,趁着天色渐晚,乘着两辆轿子回家。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归途中的情景。
第七句:“春风不识愁人意”,这句是说,虽然春天的风儿不懂人的忧愁之意,但它却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美好期待。
第八句:“柳暗花明自逐村,”,这句是说,在经历了一段旅程之后,终于看到了村庄的景象,心中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旅行过程中的感受。
第九句:“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各种景象和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