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门外解船时,赴感汝阴师未归。
松麈对谈能几日,瘴乡孤坐但忘机。
珠腾甓社淮南冷,山折成都蜀道非。
属耳朱弦谁莫逆,只应袖手看鸿飞。

寄参寥

上东门外解船时,赴感汝阴师未归。松麈对谈能几日,瘴乡孤坐但忘机。珠腾甓社淮南冷,山折成都蜀道非。属耳朱弦谁莫逆,只应袖手看鸿飞。

注释:

  • 上东门外解船时:在东门外的船上解缆出发。
  • 赴感汝阴师未归:去感化寺的路上,还未见到汝阴先生。
  • 松麈对谈能几日:松树和麈尾(用来拂尘的器具)作为谈话的对象,这样的谈话能持续几天?
  • 瘴乡孤坐但忘机:在热带的瘴气弥漫的地方孤独地坐着,却忘记了世间的种种机巧。
  • 珠腾甓社淮南冷:淮南的珠子已经升腾到了天上,而砖砌的社坛也因为冷寂而显得空旷。
  • 山折成都蜀道非:蜀地的山峰已经被折断了,而通往成都的蜀道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 属耳朱弦谁莫逆:听着耳边的琴声,是谁与我没有共同语言?
  • 只看鸿飞袖手看:只能看着鸿雁自由飞翔,什么都不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离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赠别参寥》。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深深的离愁。

首联“上东门外解船时,赴感汝阴师未归”表达了诗人在离开东门码头时,还没有见到汝阴先生的遗憾之情。

颔联“松麈对谈能几日,瘴乡孤坐但忘机”则描绘了诗人在瘴气弥漫的地区孤独坐禅的情景,尽管身处险恶的环境中,但他依然能够忘却世间的机巧,保持内心的宁静。

颈联“珠腾甓社淮南冷,山折成都蜀道非”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够像珍珠一样熠熠生辉,像砖砌的社坛一样坚实可靠。而诗人自己则如同山岳一般,被命运所摧残,无法再回到故乡成都的道路。

尾联“属耳朱弦谁莫逆,只应袖手看鸿飞”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继续前进,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之事,就像观看鸿雁自由飞翔一样。最后,诗人以袖手旁观的态度结束了全文,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