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来纸上得河名,今日横过彻底清。
浚治早经神禹手,若为汩汩尚西行。

注释:

渡汶河:指渡过汶河流经之地。

旧来纸上得河名,今日横过彻底清。

浚治早经神禹手,若为汩汩尚西行。

注释:

旧来:从过去到现在。

纸上得河名:指在古代的书籍中看到关于汶河的记载。

今日横过彻底清:指如今河水已经彻底清澈,横渡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浚治早经神禹手:指汶河流经之地在古代就已经开始疏浚治理,而这项工程最早是由伟大的治水英雄大禹完成的。

若为汩汩尚西行:如果汶河依然像以前那样向西流淌,那么它将继续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便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汶河之美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汶河从古至今的变化,表达了对家乡河流的热爱之情。首句“旧来纸上得河名”,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书本上读到关于汶河的故事,那时的汶河还是一片浑浊的景象。而如今,随着人们的努力治理,汶河已经变得清澈见底,横渡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汶河变迁的感叹,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今日横过彻底清”,进一步强调了汶河如今的清澈之美。诗人通过对汶河的描述,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第三句“浚治早经神禹手”,则是对汶河治理历史的回顾。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疏浚河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大禹的敬仰之情,也暗示着汶河今天的清澈美景与大禹的贡献密不可分。

最后一句“若为汩汩尚西行”,则是对汶河未来的美好展望。诗人希望汶河能够继续向西流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便利。这不仅是对汶河的赞美,也是对家乡人民的祝福。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汶河之美的描绘,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同时,诗人还通过回顾历史、致敬英雄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