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去舟还秋半时,孤花细草雨霏霏。
怪来诗句无清思,不见沙头双鹤飞。

【注释】

舟:小船。沙头:沙滩之边。

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

无清思:指没有清新的思绪。

【赏析】

此诗是中秋日泛湖杂诗中的一首,描写了诗人泛舟湖上时所见所感。首句写泛舟,次句写景物,三、四句写感慨。全诗句字之间,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舟去舟还秋半时”,意思是船行在秋天的中旬时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小船在湖面上行驶时,它既向前又向后,就像时间一样,到了一个中旬,它又回到了原处。这里运用的是互文手法和对偶手法。

“孤花细草雨霏霏”,意思是湖上的景色是孤独的花朵和细小的草地,而天空中的细雨纷纷扬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湖上的景色是孤独的,但细雨却使它们更加生动;湖上的景色是细小的,但细雨却让它们显得更加娇艳。这里运用的是对比手法和拟人手法。

“怪来诗句无清思,不见沙头双鹤飞”,意思是奇怪啊!我为什么没有清新的思想呢?因为我没有看到沙头上的一对白鹤飞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奇怪啊!我怎么没有清新的思想呢?因为我没有看到沙头上的一对白鹤飞翔。这里运用的是反诘手法。

【作者简介】

李益(745—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年间,登书判拔萃科。天宝末,为协律郎。晚唐文学家。擅长绝句,尤工于七言歌行及近体乐府。有《李端公集》。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中秋之夜泛舟西湖的情景。诗一开头就写到:“舟去舟还秋半时。”这是说,小船在湖面上来回行驶着,到了秋天的一半。接着,诗人又写到:“孤花细草雨霏霏。”意思是湖上的景色是孤独的,但细雨却让它们更加生动;湖上的景色是细小的,但细雨却让它们显得更加娇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湖上的景色是孤独的,但细雨却让它们更加生动;湖上的景色是细小的,但细雨却让它们显得更加娇艳。这里运用的是对比手法和拟人手法。

第三句写到:“怪来诗句无清思,不见沙头双鹤飞。”意思是奇怪啊!我为什么没有清新的思想呢?因为我没有看到沙头上的一对白鹤飞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奇怪啊!我怎么没有清新的思想呢?因为没有看到沙头上的一对白鹤飞翔。这里运用的是反诘手法。

整首诗写得十分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