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关北渐芳菲,晓马凌春入翠微。
山向吾曹正多思,不应揽辔屡言归。

【注释】

仲益:指作者的朋友。关西、关北:指陕西、四川一带。渐芳菲:草木渐渐茂盛。翠微:青翠的山色。向吾曹:对着我们说。正多思:正好有许多思绪。不应:不应该,即“不必”。揽辔(lā nè):握着缰绳。言归:说话想回去。

【赏析】

《留别孟浩然》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孟浩然欲归去长安,第二句写诗人与孟浩然同游长安的情景;第三句写孟浩然因怀念故乡而作思归之想;末句写诗人劝勉他不必急于归去,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自然,意境深远。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淡疏朗,富有山林野逸之气,有清虚的韵味。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和王维一起游览长安时所见美景及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首句“仲益欲归作此留之”,点明题目,表明诗人要为孟浩然作一首送行诗。次句“关西关北渐芳菲”是对孟浩然的描绘。关西关北是长安附近之地,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到处是花草丛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春景绘得活灵活现。“晓马凌春入翠微”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和孟浩然骑马游赏的情景。“晓马”二字,既表明时间是清晨,又写出了马神骏矫健,显得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凌春”一词,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马奔驰于春日里明媚的阳光之中,又表现出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生机;“入翠微”则写出了他们驰骋于青山绿水之中,领略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和孟浩然骑马游赏春景的情景,烘托出了一种轻松愉悦、心情舒畅的意境。三、四句则进一步写诗人和孟浩然之间的亲密无间。“山向吾曹正多思”一句,不仅交代了他们游赏的具体地点——长安附近的群山,而且说明他们正在欣赏春日里的山水美景;“正多思”三字则表明,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他们还正沉浸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应”字在这里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文“多思”的内容,又引出了下文诗人劝勉孟浩然不必急于归去的话题。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劝勉,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不应揽辔屡言归”。意思是:你不必总是说着想回去的话呀!“揽辔”一词,既是对孟浩然的亲切称呼,又是对其劝勉之意的一种委婉表达。这里的“不应”二字,既表达了孟浩然的心意,又暗示了他对王维的依依不舍之意;而“屡言归”三字则表明他多次说过想回故乡的话,这也从侧面衬托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强烈。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流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