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才如一小虚,更堪回禄扫成墟。
从今匕箸知何有,百煎江流瀹野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归纳中心思想。首先理解全诗的主要内容及情感。“市中才如一小虚”的意思是说,市集之中只剩下一个很小的空地了。“更堪回禄扫成墟”意思是更加可悲的是,这场大火不仅使市集变成了废墟,还连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商号也荡然无存。“百煎江流瀹野蔬”的意思是说:经过一百次煎熬之后,江水都变得像野菜汤一样苦涩,而那被煮过的食物,更是不堪入口。诗人用“市中”“墟”、“野蔬”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惨状。然后结合注释,逐句翻译并理解其含义。最后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最后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

译文:市集中的房屋只有几间小屋子了。更让人悲痛的是,这场大火不仅使市集变成了废墟,还连那些曾经繁华一

时的商号也荡然无存。经过一百次煎熬之后,江水都变得像野菜汤一样苦涩,而那被煮过的食物,更是不堪入口。

注释:

闻 市中遗火殆尽(听说)

市井才如一小虚(市集中只有几间小屋子了)

更堪回禄扫成墟(更令人悲痛的是)

从今匕箸知何有(从现在起,连筷子也找不到了)

百煎江流瀹野蔬(经过一百次煎熬之后,江水都变得像野菜汤一样苦涩)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秋,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期间。作者目睹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给长安市民带来的灾难,于是写了这首《火灾后作》。

首联“市中才如一小虚”,写灾后所见,市集之空寂。“虚”字用得极巧,既形容市集之空旷,又暗寓物是人非之意,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颔联“更堪回禄扫成墟”,承接上句,进一步渲染火灾之烈。“墟”是废墟,“扫”是扫除、烧光的意思。“更堪”即更加令人痛心。这里把前句“才如一小虚”和这句“墟”相照应,说明市集的荒凉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这两句既是对火灾场面的具体描写,又寄寓了诗人的感叹之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感情。

颈联“从今匕箸知何有”,承上启下。“从今”二字直贯全篇,说明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繁荣景象;“匕箸”代指餐具,“知何有”则表明人们再也吃不到往日的美食了。这一联既写出了灾后之苦,又表现出诗人对长安城的担忧。“匕箸”一词运用巧妙,将人们所遭受的痛苦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人感到十分沉重。

尾联“百煎江流瀹野蔬”,是对全诗的总结和点睛。诗人以烹煮野菜的艰辛比喻自己遭遇的困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此诗以记事为主,通过描写长安城发生火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