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初不离灵台,请业门人日日来。
一念回光是论语,何须尘简面前开。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1)
手法: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虚写仲尼与门人的对话,实写其读书的场景;同时用典,“灵台”“尘简”等典故都有所涉及。
(2)
此句是说仲尼每天与门人对话,学习《论语》,领悟其中的真谛;下句是说读《论语》时,一刹那的回光返照即可领悟到它的真谛,不需要像世俗之人那样在简牍面前苦苦研习。
(3)
赏析:首句以孔子自比,说自己虽然已经离世,但在灵台上依然与弟子们进行着师生间的交流对话。次句化用了《论语·先进》中的句子:“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现了对孔子的景仰。三、四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读经要善于思考、领悟,不要被繁文缛节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
【答案】
示例:
读《论语》:
仲尼初不离灵台,请业门人日日来。
一念回光是论语,何须尘简面前开。
注释:
读《论语》:读《论语》。
仲尼初不离灵台,请业门人日日来。
仲尼:孔子。
初不离灵台:孔子虽已离开人间世界,但精神仍在天上的灵台高悬,与弟子们时时相会。
请业:请教。
门人:孔子的弟子。
日日来:每日前来求教。
一念回光是论语,何须尘简面前开。
一念:一瞬之间,指一念之差。
回光:悟道之意。
是论语:领悟到了《论语》的精髓。
何须:哪里需要。
尘简: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片或木片,这里指繁琐的文字材料。
面前:眼前。
开: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