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迟颍水无三年,四见长途事鞍马。
问君胡为乐驱驰,告我吾非苟然者。
向来庭闱故当尔,今乃从知古塞下。
男儿出腹在四方,龊龊南窗吾未暇。
只手扛鼎非吾力,百步穿杨非吾射。
眇然躯干仅数尺,智略岂分子房亚。
诗书礼乐工作谋,元帅轩轩更儒雅。
相知不与今人同,往游其藩跃如也。
君言慷慨得我惊,我有私忧为君写。
巍巍法座天中央,万物生成得陶冶。
边尘吹风不见人,麟凤犹阻游郊野。
烦将此意问元帅,何当铁甲悬高架。
君家一唯如雷霆,震动乾坤失聋哑。
愿回庐阜异时心,白刃前头荐潇洒。
家风欻从千古还,上策酬恩真土苴。
口终拂袖两无言,因送飞鸿不知夜。
【注释】
- 颍水:颍河,在河南。无三年:没有三年时间。指不到三年。
- 四见:四次看见。事鞍马:骑马赶车的事。
- 胡为:为什么。乐驱驰:喜欢驱驾奔驰。
- 吾非苟然者:不是随便做的人。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
- 庭闱:朝廷内院的门户,这里指朝廷。故当尔:因此应当这样做。
- 今乃:现在才。从知古塞下:才知道古代的边塞。
- 男儿出腹在四方:男子汉出生就在外边,不能老在父母身边。
- 龊龊:谦卑的样子。南窗:古人书斋中面向南方开窗户,所以称读书人。
- 只手扛鼎:比喻自己力气小。
- 百步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强。
- 眇然:微小的样子。躯干:身体。
- 智略岂分子房:智谋远大,岂能比得上房玄龄、杜如晦?子房:汉代张良号。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
- 诗书礼乐工作谋:从事诗书礼乐工作并制定谋划。
- 元帅:对高级将领的尊称。轩轩:气度宏大的样子。
- 相知:互相了解,相互认识。不与今人同:不同于当代人的交往方式。
- 往游其藩:以前到他的藩镇去游玩。跃如也:精神焕发,好像要飞起来一样。
- 法座:佛教语,指佛所坐的地方。天中央:天地的中心。陶冶:冶炼,加工。这里是说教化、培养的意思。
- 边尘吹风不见人:边疆上风吹尘土扬起,看不见人影。
- 麟凤:传说中的吉祥动物,这里借指人才。犹阻游郊野:仍然受到限制,不能自由地出游。
- 烦将此意问元帅:烦劳您把这些意思转告给我的元帅大人。
- 何当铁甲悬高架:什么时候才能把盔甲悬挂在高高的架子上。
- 家风欻从千古还:家中的风气忽然恢复了千年的传统。
- 上策酬恩真土苴:最好的策略报答了皇恩,真是理所当然。
- 口终拂袖两无言:最终只是摇头叹气,无言以对。
- 因送飞鸿不知夜:于是乘着飞鸿不知道是夜晚了。
【译文】
你栖身于颍水之滨,不到三年就离开了这里,多次骑马赶路,奔波于四方。我问你为何这样热衷于驰骋奔走?告诉你,我是不愿意随便行动的。以前我是因为朝廷的命令来到京城任职的,现在才到边塞来,才知道古代的边塞是什么样子。男子汉一出生就在外边,不能老在父母身边,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委屈罢了。虽然有一手举起重鼎的能力,却无法施展;虽能百步穿杨般地射箭,却无法发挥。虽然身材渺小,但智谋深远,绝不是一般人可比的。诗书礼乐工作谋略都十分精通,像元帅一样的儒雅之人。彼此相知,不同于当今人的交往方式,过去曾到他的藩镇去游玩。他问我有什么忧虑,我说我有私忧要告诉他。巍巍法座高高在上,天地中心,能够磨炼万物,使之成为有用的材料。边塞上飘动着尘土,却看不到一个人影,麒麟和凤凰等祥瑞之物仍然受到限制,不能自由地出游。请你把这意思转告给元帅大人,什么时候才能把盔甲悬挂在高高的架子上!他家世代都有雷霆般的气势和声威,震动天下,使聋哑之人失声无语。希望他能够回到庐州去,那时再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也不晚。你家的风范突然又恢复了千年的传统,这是最好的策略来报答皇帝的恩德,实在不值得奇怪啊。只是最后只是叹息摇头,无言以对,于是乘着飞鸿不知道是夜晚了而离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流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意境开阔,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