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孤篷泊柳阴,潮回溪曲稻花深。
有时白鹭窥鱼下,竟日青蛙伴我吟。
酒敌无人情落漠,云乡何处老侵寻。
诛茅拟卜终焉计,不为清风暂解襟。
乌江:古水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南。
广圣寺:即广福寺,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南。
虚乐亭:在广福寺中,是苏轼的游踪之一。
避雨:指诗人避雨时泊舟于广福寺中。
孤篷:一顶无顶盖的小艇。
柳阴:柳树成荫。
潮回溪曲稻花深:潮水回流到溪涧,使稻田更加茂盛。
白鹭:一种水鸟,生活在湖边和沼泽地带。
窥鱼下:从水面上看水中的鱼儿。
竟日:整天。
青蛙:一种两栖动物。
云乡:指天上的仙境。
诛茅拟卜终焉计:打算在这里诛茅草建房屋,过隐居生活。终焉计,指终老之计。
清风:此处指山野之清风。
赏析:
此诗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初夏。作者乘船来到江陵,在广福寺中的虚乐亭避雨,写下了这首诗。首联“避雨孤篷泊柳阴,潮回溪曲稻花深”,点明自己来此避雨的原因,同时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风光图,为全诗定下了闲适淡雅的基调;二联“有时白鹭窥鱼下,竟日青蛙伴我吟”,写出与自然景物和谐相处,心境恬然的愉悦之情;三联“酒敌无人情落漠,云乡何处老侵寻”,以反衬手法表现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及内心的孤寂;末联“诛茅拟卜终焉计,不为清风暂解襟”,则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