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年中茅结宇,禅翁瓶锡久曾留。
飞泉堂下雨长滴,偃石道傍云不收。
野鸟归来群木晚,老猿啼罢一山秋。
世人多事头多白,底事情闲亦白头。
这首诗的作者是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金地院:这是贾岛的住所,他的诗中多次提到过这个地方。
大历年中茅结宇:大历年,指的是唐朝的唐文宗年号。茅结宇,意味着简陋的房屋。
禅翁瓶锡久曾留:禅翁,是指贾岛的僧人身份。瓶锡,指的是佛教中的瓶锡戒,是一种严格的戒律。久曾留,意味着这些戒律在他心中已经停留了很久。
飞泉堂下雨长滴:飞泉堂,是贾岛的书房,他的诗中有多次提到过这个地方。雨长滴,意味着书房中的水滴声在大雨中久久回荡。
偃石道傍云不收:偃石,指的是地面上的石头。道傍,指的是道路旁边。云不收,意味着石头上的云彩永远不会消失。
野鸟归来群木晚:野鸟,指的是野外的小鸟。回来的群木,意味着一群树木。晚,意味着傍晚时分。
老猿啼罢一山秋:老猿,指的是山林中的老猿。啼罢的一山秋,意味着老猿的啼叫声结束了秋季的到来。
世人多事头多白,底事闲亦白头:世人,指的是世俗之人。多事,指的是繁忙的事情。头多白,意味着头发变白了。底事,指的是为什么。闲亦白头,意味着即使是在闲暇之时,也会因为各种事情而变得白发苍苍。
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岛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坚守着佛门的戒律,对自然景物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他的诗句简洁明快,富有哲理,表达了他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也展现了贾岛的人生态度,他虽然生活在世俗之中,但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高的心境,不为世俗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