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山插空望不足,行信马蹄入幽谷。
生平未惯尘外游,先酌寒溪洗尘目。
自疑身是武陵客,误逐桃花迷水曲。
欲穷本始问岁月,亭上雄文凿青玉。
意高语险测难到,拂散白云再三读。
乃知造作自混沌,山神固护宝藏椟。
路歧未许车马通,白日苍烟走麋鹿。
一从紫府仙人来,指出洞天三十六。
膏泽疏开不死泉,栋梁养成岁寒木。
灵苗异草无根株,摇荡清香过林麓。
峰峦围匝别是天,天在山中成大畜。
先生之心此其象,往行前言深蕴蓄。
议论吐为仁义辞,文章散作生灵福。
默笑真工功未醇,饾饤春风弄红绿。
聃云谷得一以盈,以一能应无穷声。
千古万古声不尽,先生得之为声名。
公之声名公之心,日益远大日益深。
愚儒耳目所不及,奋笔空成幽谷吟。
幽谷吟上欧阳内翰
滁山插空望不足,行信马蹄入幽谷。
生平未惯尘外游,先酌寒溪洗尘目。
自疑身是武陵客,误逐桃花迷水曲。
欲穷本始问岁月,亭上雄文凿青玉。
意高语险测难到,拂散白云再三读。
乃知造作自混沌,山神固护宝藏椟。
路歧未许车马通,白日苍烟走麋鹿。
一从紫府仙人来,指出洞天三十六。
膏泽疏开不死泉,栋梁养成岁寒木。
灵苗异草无根株,摇荡清香过林麓。
峰峦围匝别是天,天在山中成大畜。
先生之心此其象,往行前言深蕴蓄。
议论吐为仁义辞,文章散作生灵福。
默笑真工功未醇,饾饤春风弄红绿。
聃云谷得一以盈,以一能应无穷声。
千古万古声不尽,先生得之为声名。
公之声名公之心,日益远大日益深。
愚儒耳目所不及,奋笔空成幽谷吟。
赏析:这首《幽谷吟》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滁州的山水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首联“滁山插空望不足,行信马蹄入幽谷。”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滁州山水的壮丽景象,但因为视线有限,无法完全欣赏到整个景色。接着,诗人转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由、独立的情感。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滁州山水的宏伟气势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生平未惯尘外游,先酌寒溪洗尘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疏远和对自然的喜爱。诗人表示自己从未习惯过世俗的生活,总是喜欢在清冷的溪边洗去心中的尘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颈联“自疑身是武陵客,误逐桃花迷水曲。”诗人将自己比作是误入桃花源的游客,感到困惑和迷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迷茫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用“误逐”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尾联“欲穷本始问岁月,亭上雄文凿青玉。”诗人想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就像在亭子上的石碑上刻下文字一样。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诗人用“岁月”一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雄文凿青玉”则象征着智慧和学问的力量。
整首诗以滁州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知识和历史的理解。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