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丝桐馀古意,百篇风月寄闲情。
君诗即是琴中操,底用离鸾别鹤声。

诗句释义

一、“一曲丝桐余古意”:

  • 丝桐:古代指琴,此处泛指琴。
  • 一曲:形容音乐或诗文等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形式,通常指单篇作品或单一主题。
  • :留下、保留之意。
  • 这句诗描述的是,一首曲子的琴音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意义,仿佛在传达着古老的故事和情感。

二、“百篇风月寄闲情”:

  • 百篇:形容作品的数量多,这里指的是诗歌或文章等文字作品。
  • 风月:常用于诗词中指自然景物或美好时光,这里可能是指自然景象或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表达。
  • 此句说明通过这百篇作品,诗人寄托了丰富的情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三、“君诗即是琴中操”:

  • 琴中操:古代琴曲中有模仿琴师演奏动作的歌曲,这里的“操”可以理解为乐曲中的节奏或旋律。
  • 此句表明,王诗人的诗作就如同是那优美的琴曲,每一行都充满了节奏感和旋律美,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音乐声。

四、“底用离鸾别鹤声”:

  • 离鸾:指离别时的情景,这里可能是借用了鸾鸟象征美好事物的意象。
  • 别鹤:同样指离别的场景,鹤在中华文化中常常与仙鹤、长寿等概念相联系。
  • 这句话是在说,王诗人的诗作并不需要那些华丽的辞藻和悲怆的情感来打动人心,他的作品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深情和雅致。

译文

一首曲子的琴音还留有历史的韵味,百篇的风花雪月寄托着闲适之情。你的诗如同优美的琴曲一般,无需离鸾别鹤的凄美之声,就能触动人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音乐与诗意交织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热爱与欣赏。通过对“一曲丝桐”“百篇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音乐和文学艺术的尊重和怀念。同时,诗中的“君诗即是琴中操”,暗示了王诗人的诗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和美感,不需要过多的雕饰就能直达人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色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