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听槌鼓发船声,桑梓葭莩两系情。
病有千回烦访问,贫无一事扰聪明。
循良只为乡人惜,离别偏令老大惊。
不记归来多少岁,儿童三见令君行。
诗句原文:
怕听槌鼓发舩声,桑梓葭莩两系情。
病有千回烦访问,贫无一事扰聪明。
循良只为乡人惜,离别偏令老大惊。
不记归来多少岁,儿童三见令君行。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 诗歌背景:此诗出自宋代诗人项安世之手,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七言律诗。项安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 诗句解析:
- “怕听槌鼓发舩声”表达了作者对船行的害怕与担忧,可能是因为船行时的槌鼓声音让他感到不安。这里的“槌鼓”和“发舩声”都是船行时的声音元素,传达出了作者对船行的恐惧和担忧。
- “桑梓葭莩两击情”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在家乡(桑梓)和朋友之间(葭莩)的互动中,他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里的“桑梓”和“葭莩”都是家乡的象征,而“击情”则表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
- “病有千回烦访问,贫无一事扰聪明”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因为疾病需要频繁的访问,而贫穷则没有给他带来困扰,这使得他的智慧得以保持清晰。
- “循良只为乡人惜,离别偏令老大惊”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感慨。他为朋友的善良和忠诚感到骄傲,而离别则让他感到悲伤和震惊。
- “不记归来多少岁,儿童三见令君行”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重逢的喜悦和期盼。他不再记得自己的年龄,而孩子们也多次看到他的朋友,这让他感到非常幸福。
- 关键词汇注释:
- 桑梓:“指家乡、故乡,常用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葭莩:“指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联系,如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
- 循良:“意为行事公正、守信,形容人的品德优良”。
- 老惊:“形容因离别而感到惊讶或不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忧虑。
- 整体赏析: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描写和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诗中情感和意境的深入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