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归来十六年,青山相对各无毡。
道林说法非吾坐,绛帐谈经觉子贤。
举世不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
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是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上苑归来十六年,青山相对各无毡。
    “上苑归来十六年”指的是诗人从京城长安(上苑)离开后,已有十六年之久。这里的“上苑”是指唐朝皇宫附近的一处园林,诗人在此度过了许多时光。而“青山相对各无毡”则表达了诗人与江陵柳教授分别的情景。在这里,“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美景,而“毡”通常指代北方寒冷地区的毛皮制品,如蒙古包的垫子。诗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两人分别时的景象,既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哀伤,也暗示了南北两地的自然风貌差异。

  2. 道林说法非吾坐,绛帐谈经觉子贤。
    “道林说法非吾坐”意指自己坐在道观中说法,并非自己所愿。这里“道林”指道士居住的地方,“说法”则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式,即讲道。诗人可能曾经在道观中修行或说法,但如今却不再从事这样的活动。而“绛帐谈经觉子贤”则表示在红帐内谈论经典,觉得儿子有德行。这里的“绛帐”是一种装饰华丽的帐篷,可能是学者讲学之地。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儿子品德的认可和骄傲。

  3. 举世不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
    “举世不为寒畯地”意味着整个世界都不再处于困境之中,没有遭受严寒的困扰。这里的“寒畯”原指贫苦之人,引申为处境艰难。而“先生未改腐儒天”则表示尽管外界环境变好,但诗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品格。这里的“腐儒”是对古代那些迂腐守旧、不求进取的读书人的贬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坚韧和坚持原则的态度。

  4. 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
    “亲朋莫讶知音少”意指即使朋友们可能会感到惊讶,认为知音不多,但诗人自己并不以为意。这里的“知音”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有知己朋友支持他。而“直道传家自祖先”则表明正直的人生道路和道德品质能够世代相传,这是家族的传统和荣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坚守。

综合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强调,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坚韧和高尚情操。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向友人传达了自己对于正直人生道路和道德品质的坚守,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君子风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