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连明日去观光,鹤发今年喜倍常。
船里万端须过虑,客中无事不周防。
三经训诂勤翻阅,一纸平安数寄将。
反覆庭闱千万意,早收名第献高堂。

【注释】

阿连:即阿连奴,唐代人名,此为代称。

敬甫:作者弟,排行第四,故称“敬甫”。

省试:唐制,每年秋八月在礼部贡院考试。

三经训诂:指《易》、《书》、《春秋》三经的训诂。

一纸平安:指寄给兄长的家信,内言平安无事。

反覆庭闱:指反复思量考场事宜。

【译文】

明日阿连奴赴京观光,今年鹤发喜事倍增。

船里万端须过虑,客中无事不周详。

三经训诂勤翻阅,一纸平安数寄将。

反覆庭闱千万意,早收名第献高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弟去参加省试的诗。全诗以“送”字统摄全篇,写弟弟临行前的情景和心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希望弟弟能一举成名,为家族增光的殷切期望。

首句“阿连明日去观光”,起笔突兀,点明送行的缘由。阿连奴是作者的远房亲戚,也是作者的弟弟。作者之所以把阿连奴称为“阿连”,是因为他姓阿连奴,而作者与阿连奴同族,所以称呼他为“阿连”。这里“观光”一词有双重含义,既指去京城观光、游览,也暗含着弟弟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去“观光”考场的意思。

次句“鹤发今年喜倍常”,紧承上句而来,写出了弟弟去京城的目的:今年是弟弟参加科举考试的年份,因此今年对弟弟来说是个喜庆之年。这里的“鹤发”指的是白发,用来形容年老的人。“喜倍常”是指高兴的程度超过平常。这一句是说今年是弟弟值得庆祝的一年。

第三句“船里万端须过虑,客中无事不周防”,承接前面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弟弟即将赴考时的心情。这里,“船里万端”指的是弟弟乘船时的种种忧虑。“客中无事”指弟弟在外做客,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担心。这句是说弟弟在赴考的路上,必须仔细考虑各种事情,以免出现意外。

接下来的四句,都是表达作者对弟弟赴考时的期望。首先,“三经训诂勤翻阅”,意思是让弟弟在赴考之前要多加复习《易》、《书》、《春秋》这三部经典,这是对弟弟学业的一种督促。其次,“一纸平安数寄将”,意思是让弟弟在赴考期间多写信回家报平安,这样家人就可以放心。最后两句是说弟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反复思考考场事宜,这样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动人。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弟弟赴考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风格,即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