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浅濑密萦洄,唤作兰亭载酒来。
忽听江深发鸣橹,始知身是罢官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对应作答。本首诗是诗人在成都时写的一首记游之作。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在浅滩中乘舟的愉快心情。第五、六句描绘了过龙爪滩后,江水加深,船行速度变慢的情景。最后两句写听到鸣橹声时,才发觉自己已经回到了家乡。“青林”句点出兰亭。“忽听江深”二句,由舟中歌呼,想到岸上鸣橹之声,方知舟已离岸。诗人此时感到十分凄凉,仿佛已经回到家乡。
【答案】
四月五日解维成都连日行浅滩中或迟或速如在东中游湖甚以为乐初九日过龙爪滩两江合流江始深舟人至此歌呼鸣橹作发船离岸之声余始怆然觉身是行客颇有离索之念
注释:
①四月五日:即作者解维成都的那一天。④连日行浅滩中(连日:多天): 指从四月六日开始连续几天在浅水中航行。②或迟或速: 形容舟行缓慢或快速的样子。③如在东中游湖: 指像当年王羲之在兰亭一样,畅游于山水之间。④甚以为乐: 非常快乐。⑤初九日:即四月十二日。⑥龙爪滩:长江上游一段险滩。⑦两江合流:指长江和嘉陵江在重庆合流。⑧江始深:指长江水流开始变得湍急。⑨舟人:指船上的人。⑩呼鸣橹:大声呼喊着摇动桨橹。⑩罢官回:指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成都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