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间四别离,江南江北几驱驰。
相逢转觉工夫密,不作寻常血气衰。
【注释】
①西渡亭:即西浦驿亭,在浙江桐乡县西南。
②罗郢州:即罗隐(yìn)(833—909)字遐叔,唐末诗人。
③“十七年”句:意谓与罗郢州分别已有十七年之久,在这十七年中,我曾多次离别江南、江北。⑦“几驱驰”句:言在这漫长的十七年期间,我曾多次离开这里。
⑧“相逢”句:言这次与罗郢州相逢,使我深感彼此情意的深厚。
⑨“不作”句:言自己不曾有过血气衰败之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罗郢州别后,怀念往昔与对方相聚的深情之作。
诗的前两句写与罗郢州的离合。首句写别时之久,十七年来,作者多次离别江南、江北;次句则说这十七年间,作者也多次从罗郢州出发。这两句对仗工稳,既写出两人的别恨之深,又表现出两人的情谊之厚。
诗的第三句承上启下,由别而聚,由聚而别,表达了两人相见之时,感慨颇深的心情。第四句则是说这次与罗郢州相见,更感到彼此情意的深厚,因此,作者并不认为此次分别有什么值得伤感的地方。
全诗四句话虽只写了四次别离,但每次别离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而且每次别离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意义。
前两次分别,作者都是在赴任途中与罗郢州相别的,所以离别时心情沉重,感伤不已;第三次分别是在一次出游归来后的次日早晨,当时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作者和罗郢州同游于江边水边,畅叙友情,分手时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第四次分别则是在一次送别宴会上,由于双方感情深厚,所以彼此都没有流连忘返之意,因而作者没有作任何伤感之语。
这首诗在写法上也颇有匠心。它没有像其他一些怀古诗那样直接叙述两人离别的情景,而是通过描写两人离别后各自生活的情况,来表现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深厚。这种以景托情的表现方法,既显得曲折委婉,又能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