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车羸马袅荒陂,十步蹒跚九步攲。
不恨傍人骑马过,病夫曾有少年时。
十月旦上冢诗
赏析古代诗歌中的生活哲学及人生态度
- 诗句原文
敝车羸马袅荒陂,十步蹒跚九步欹。
不恨傍人骑马过,病夫曾有少年时。
- 词语解析与注释
(1)敝车羸马:破旧的马车和瘦弱的马匹。
(2)袅荒陂:荒芜的土地上缓缓移动。
(3)十步蹒跚九步欹:形容行走艰难,步履蹒跚。
(4)傍人:旁人或他人。
(5)病夫:比喻身体衰弱之人,此处指自己。
(6)少年时:年轻时,指年轻时期。
- 译文对比
原译文:
敝破的车和羸弱的马在荒凉的坡上慢慢前行,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十分艰难。我并不会因为旁人骑马而过而感到怨恨,因为我曾经也拥有过年轻的时光,那时我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译文:
破旧的车和瘦弱的马在荒芜的坡上缓缓前行,每一步都需小心谨慎,十分吃力。我并不会因为旁人骑马而过而感到怨恨,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那时我也曾经有一段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
- 赏析
(1)生活哲学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艰难的出行经历,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敝车羸马”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
赏析: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们面对生活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2)人生态度
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感到沮丧或抱怨,反而能够接受并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美好。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赏析:
诗中的“病夫曾有少年时”这句话,更是深刻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可贵。尽管诗人如今已年老体衰,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十月旦上冢诗》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人生态度的古代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更深入地揭示了他们面对生活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同时,诗中的“病夫曾有少年时”这一句子,更是深刻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可贵。这首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