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自在阿堵,圣处谁知宁馨。
佳句忽来天外,恰能当当亭亭。
【注释】:
- 苦心自在阿堵(阿堵:古代汉语中,“阿堵”是“这个”的意思。
- 圣处谁知宁馨(圣处:圣人的地方,这里指高洁的品格或境界;宁馨:清闲舒适、安逸的样子。)
- 佳句忽来天外(佳句:好的诗句;天外:天上,比喻高远的境界。)
- 恰能当当亭亭(亭亭:挺拔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六言诗,每一句都只有六个字,这种形式被称为”六言”。诗歌的主旨在于赞美和王安抚的高洁品格和卓越的才能,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杰出才能的赞赏之情。
首句“苦心自在阿堵”,诗人以“苦心”起调,暗示了和王安抚之所以能够成就非凡业绩,是因为其内心的坚定与执着。而“自在阿堵”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定与执着来源于他的内心世界。
次句“圣处谁知宁馨”,诗人将和王安抚比作圣人,认为其品质之高洁、人格之高尚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这里的“宁馨”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和王安抚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诗人对其卓越才能的深深敬畏。
第三句“佳句忽来天外”,诗人描绘了一幅佳句突然降临的画面,象征着和王安抚的才华横溢、思维敏捷。这里的“天外”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佳句出现的惊叹之情,也暗示了和王安抚的才华已经达到了超越常人的境界。
最后一句“恰能当当亭亭”,诗人用“亭亭”形容和王安抚的才华出众、形象挺拔。这里的“亭亭”不仅描绘了他的外在形象,更传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钦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和王安抚的赞美,展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卓越才能以及令人敬佩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