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洗俗尘,林下解朝绅。
车马慵应客,渔樵暂寄身。
置书烦有位,酿酒畏比邻。
又欲西州去,峨眉看一春。

溪边洗俗尘,林下解朝绅。

车马慵应客,渔樵暂寄身。

置书烦有位,酿酒畏比邻。

又欲西州去,峨眉看一春。

注释

  1. 溪边洗俗尘:在溪边洗净世俗的尘埃。
  2. 林下解朝绅:在树林下面解开朝服的绅带(古代官员的一种标志)。
  3. 车马慵应客:因为厌倦世俗的交际而对车辆马匹感到无趣。
  4. 渔樵暂寄身:暂时以打渔和砍柴为生,借以寄身。
  5. 置书烦有位:因职位较高,需要处理公务,所以书籍繁多。
  6. 酿酒畏比邻:担心与邻居饮酒会互相影响。
  7. 又欲西州去:表示想要再次前往西边的地方。
  8. 峨眉看一春:期待春天时在峨眉山观赏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冯山在远离尘嚣的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宁静的生活状态。他通过描述自己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中的“溪边洗俗尘,林下解朝绅”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冯山脱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心境。他选择在自然环境中洗涤心灵,摆脱官场的束缚,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车马慵应客,渔樵暂寄身”则进一步描绘了他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他对于世俗交往显得冷淡甚至有些反感,宁愿选择与大自然为伴,过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置书烦有位,酿酒畏比邻”这两句反映了冯山对于官场事务的态度。尽管他拥有较高的职位,但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公务缠身,因此他在处理政务之余,还需要阅读大量的文件并参与宴会。此外,他也担心与人过多往来,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清净心境。

“又欲西州去,峨眉看一春”表达了冯山对未来的憧憬。他渴望再次踏上旅途,去往西边的某个地方,那里有他心心念念的峨眉山,期待在那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春天。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自由生活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冯山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理解。他选择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