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群峰高,蓊郁万木滋。
一容樵夫手,误落长松枝。
烟云惨无色,禽鸟鸣且悲。
人心不为虑,山意从此衰。
【注释】
幽怀十二首:作者自编的组诗,共十二首,每句一韵,五言律诗。嵯峨(cuo’e):山峰高峻貌。蓊郁:草木丛生貌。
长松枝:指山上生长的老松树。
惨:凄凉。
禽鸟:鸟兽的总称。悲:哀伤。
人心不为虑:无心去想。
山意从此衰:由这事件而引起山林中万物凋零之意。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五言律诗。诗人以樵夫误落老松枝一事来写山之“衰”。
第一联“嵯峨群峰高,蓊郁万木滋”,点出山之高大与树木的茂盛,写出了山林景色的壮丽。“嵯峨”二字用来形容群山重叠、层峦叠翠的形态。“蓊郁”则形容林木葱茏、繁茂无际的景象。“滋”字既形容树木生机勃勃的状态,又暗示着山中的生命力旺盛。
第二联“一容樵夫手,误落长松枝。”描绘了一个意外的场景。樵夫在砍柴时不慎将一根长松枝带下山谷,结果被误以为是山上的一株老松树而砍伐,这一事件不仅让长松受到损伤,也让周围的环境受到了影响。这里的“误落”一词既表明了事件的偶然性,也强调了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三联“烟云惨无色,禽鸟鸣且悲。”紧承上文,描述了由于樵夫误砍长松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变化。原本清新美丽的山林因为失去了一棵大树而变得黯淡无光,鸟儿们也在哀鸣,表现出它们的不安和悲伤。这里通过描绘鸟儿们的哀鸣和山林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事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第四联“人心不为虑,山意从此衰。”则是诗人对整个事件的总结和反思。诗人认为,人们应该关注自然的变化,不要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同时,这次事件也反映出山林中的生命因人类的干预而受到了伤害,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一次偶然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