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雅音旷不闻,客衣彼此俱红尘。
六月赤日火照地,仙舟舣在支江滨。
君年四十已显官,去去荣路无涯津。
丈夫未死功业在,但使道富何忧贫。
【解析】
本诗的翻译:
经过一年了,雅正的声音我很久没有听到了,我们的衣服也都被灰尘染黑了。六月里赤红的太阳照着大地,神仙般的小船停靠在支江边。你今年四十岁已经当上官员,离开这里后去往荣华富贵的道路再也没有边际了。大丈夫没有死,功业还在,只要道义充足,财富又何足挂齿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师中舟中见示所作。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议论,尾联抒情。
起句“经年雅音旷不闻”,点题,说明作者和任师中分别已久,彼此都身居尘世之中。这一句看似平淡,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既是对两人阔别重逢的期盼,也是对两人分别以来所经历的坎坷不平的感叹。
第二句“客衣彼此俱红尘”,紧承首句而来,写自己与任师中一样,也身陷尘网而不能自拔,衣服都被尘垢染黑了。这一句既写出了自己与任师中的共同之处,又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恶之情。
第三句“六月赤日火照地”,写时令、天气、环境,烘托出一种燥热的气氛。这一句既为下文作了铺垫,也为最后一句“丈夫未死功业在”提供了条件。
第四句“仙舟舣在支江滨”,用典。“仙舟”指任师中的船。诗人在舟中见到任师中,不由得想起了他过去在黄州所作的《水调歌头》词中的名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任师中当时正在黄州作官,诗人从他的诗句中看到了希望,所以发出了这句感慨之言。
第五句“君年四十已显官”,直接点明任师中的年龄和官职。诗人在任师中的船上看到任师中已是四十岁的老官了,不由得想起当年任师中三十三岁时在湖北黄州所作的一首《水调歌头》,其中写道:“四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如今时光流逝,转瞬之间已是四十年了,诗人不禁感叹起来。
第六句“去去荣路无涯津”,写诗人自己的感慨。“去去”即去去之难,意思是说去去之路多么艰难啊。这句诗既是说自己与任师中分别以来的困难重重,又是说自己的人生道路多么艰辛。
第七句“丈夫未死功业在”,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发挥。任师中虽然已经四十余岁了,但仍然保持着一颗报国之心,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诗人对此表示赞赏。
第八句“但使道富何忧贫”,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那么即使身居贫穷之地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一个人应该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个人得失。
这首七绝是一首送别诗兼抒怀之作。诗人在舟中偶遇友人任师中时,感慨良多。他们虽然分别已久、天各一方,但却依然心心相印;他们虽然身处尘世、饱受磨难,但却依然不改其志;他们虽然人生道路曲折坎坷、前途茫茫,但却依然胸怀报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