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别长安未裹头,如今诗句可消愁。
外家未觉风流远,他日相期到益州。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外甥李光祖的。
诗句逐句释义:
- 「外侄李光祖往见尚垂髫」:外侄,指的是作者的侄子,即作者的兄弟的儿子。李光祖去看望作者时,还只是头发未长齐的小孩。
- 「今观寄嗣直小诗已可爱」:现在看到你(指李光祖)写的东西已经这么可爱了。
- 「因次韵」:这是古人的一种诗歌形式,即模仿前人的诗而作的诗。
- 「昔别长安未裹头」:以前离别长安时,还没有头发。这里的长安是指当时的京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 「如今诗句可消愁」:现在你写的诗可以让我忘记忧愁。
- 「外家未觉风流远」:外家的人(指作者的兄弟和他们的后代)并没有觉得我们的家族已经衰落或者没有风华绝代的才华。
- 「他日相期到益州」: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来成都(古时候称成都为益州)拜访我。
译文:
自从上次分别长安,至今未见你长大成人,但你写的诗却如此可爱,使我忘却烦恼。你家族并未觉得我们家族已经失去光彩或者才华不再,期待着有一天能见到你并来到我的家乡成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他的外甥李光祖深厚的亲情和骄傲。虽然时间流转,但苏轼对李光祖的成长和成就感到欣喜和自豪。同时,也体现了苏轼的谦逊和对后辈的关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庭情感,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教育、尊重后辈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