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真底好,此辈政纵横。
身作泥中计,声从雨后增。
北人餐未惯,南食眼犹生。
灰洒知虚实,于渠似可行。
【注释】
春来真底好:春天真好。底,实在。
此辈:指青蛙。
政纵横:指蛙声四起,乱成一片。
身作泥中计:比喻自己处于困境,无法逃脱。
声从雨后增:雨水过后,声音更响亮。
北人餐未惯:北方人还没有习惯南方的饮食习惯。
南食眼犹生:南方的食物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灰洒知虚实:指通过观察灰烬的燃烧情况来判断食物的真伪。
于渠似可行:似乎可以这样做。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里听到蛙鸣声的感受。首句“春来真底好”,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第二句“此辈政纵横”,用比喻手法,形容蛙鸣声如同战场上的号令,杂乱无章。第三句“身作泥中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力和彷徨,也暗指了蛙鸣声的喧嚣。第四句“声从雨后增”,则进一步强调了雨后蛙鸣声更加响亮的特点。第五、六句“北人餐未惯,南食眼犹生”,表现了诗人在南方生活时对北方饮食的不适应以及被南方食物所吸引的感觉。最后两句“灰洒知虚实,于渠似可行”,则是说通过观察灰烬的燃烧情况,可以判断食物的真伪,而青蛙的叫声也可以作为判断食物是否新鲜的依据,尽管这可能并不准确。整首诗通过对春蛙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