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为累,元无俗可离。
正缘隔少面,添得许多诗。
杜老吟边树,山公醉处池。
犹须谋一笑,天许又何时。
【注释】
- 高为累:高志难酬,有如负重之累。
- 元无俗可离:原是与世无争,与尘世无关。
- 正缘隔少面:因相见机会难得而诗兴勃发。
- 添得许多诗:因思念而作的诗歌。
- 杜老:指唐代大诗人杜甫。
- 山公醉处池:山涛曾在此池边醉酒。
- 犹须谋一笑:仍要设法寻得一笑。
- 天许又何时:天意何时才能允许自己得到片刻的安宁?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友人寄来诗稿后,诗人在孤独寂寞中的感慨和期盼。
首联“只有高为累,元无俗可离。”两句诗中,诗人用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只有高为累”,意思是说,自己的高远志向和远大的抱负,却总是受到现实的拖累,难以实现。“元无俗可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总是让人感到无奈和疲惫,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和束缚。
颔联“正缘隔少面,添得许多诗。”两句诗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见面的机会难得,因此更加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因为相见机会难得而激发出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颈联“杜老吟边树,山公醉处池。”两句诗中,诗人以杜甫和山涛两位历史人物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于他们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山涛则是一个善于饮酒的人,常常在酒醉之后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化形象,激励着他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尾联“犹须谋一笑,天许又何时。”两句诗中,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痛苦感和无力感。“犹须谋一笑”意味着他渴望能够找到一个机会,与他人一起欢笑嬉戏;“天许又何时”则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痛苦感和无力感。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