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颂台上,风生宪府中。
雪霜欺两鬓,日月照孤忠。
荷橐相将紫,铭旌作么红。
北堂萱草露,应洒碧梧桐。

【注释】

玉立:形容高峻挺拔。颂台,指祭坛。宪府:御史台。雪霜欺两鬓:指国事艰难,白发苍苍。日月:指朝廷。荷橐:指官员所乘的马。紫:指紫色官服。铭旌:指旌表死者的牌位。北堂:指内宅。萱草:萱草花,古人以之代称母。碧梧桐:翠绿的梧桐树。

【赏析】

这首诗是陈能之为他的好友、殿撰(高级官员)挽诗,写于他去世后。全篇用典贴切,语言典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悼念之情。

首联“玉立颂台上,风生宪府中”二句写景。诗人站在颂台上,目睹着宪府的风声鹤唳,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悲凉之感。这里用了两个典故:“风生宪府”,典出《晋书.王衍传》:“王衍每加其舅胡威曰:‘卿兄弟吾皆爱之,惟卿可人耳!’”胡威为吏部尚书,衍曾说:“天下当共乐。”时值八王作乱,政局动荡,而胡威却安坐家中,不问国事,被王衍讽刺为“可人”。这一句暗指友人胡威的遭遇。“风生宪府”,既表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也暗示着胡威的不幸命运。“玉立”,指高大挺拔,这里用以形容胡威的高洁品质。“颂台”,指祭坛,这里指胡威的灵位所在的祭坛。这二句通过写景和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胡威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颔联“雪霜欺两鬓,日月照孤忠”二句抒情。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胡威的怀念之情。“雪霜欺两鬓”指的是胡威因不满朝政而辞官归隐,远离尘世纷扰,但年事已高,白发苍苍,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日月照孤忠”则暗指胡威坚守正义,忠诚不渝的精神。这二句通过对比胡威的遭遇和诗人自己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胡威的崇敬之情。这二句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关注。诗人虽然已经离开仕途,但心中仍然牵挂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胡威能够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颈联“荷橐相将紫,铭旌作么红”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胡威的形象。“荷橐”指的是官员所乘的马匹,这里用来形容胡威出行时的庄重和威严。“紫”指的是紫色的官服,这里用来比喻胡威的高官厚禄。这二句通过描写胡威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贵身份和崇高品质。“铭旌”指的是祭祀时用的旗帜,这里用来形容胡威的英名永垂不朽。这二句通过描述胡威的事迹和成就,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

尾联“北堂萱草露,应洒碧梧桐”二句收束全篇,寄托哀思。“北堂”指的是内宅,这里借指胡威的家。“萱草露”指的是母亲思念儿子时流下的眼泪滴在花瓣上形成的露珠,这里用来比喻胡威母亲的悲伤和思念。“碧梧桐”则是胡威生前喜爱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胡威生前生活的环境。这二句通过描写胡威的母亲、妻子以及他在世时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胡威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同时,这二句还寄托了诗人对自己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这首诗通过运用典故、描绘形象、抒发情感等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胡威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全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