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观书倦,昏然睡思来。
梦中谁唤醒,窗外瑞香开。
只道花头细,能追国艳回。
殷勤伴幽独,渠与一瓶梅。
【注释】
1、老子观书:老子,即李耳。他主张清静无为的治国之道。观书,指读书。
2、昏然睡思来:《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引晋王嘉《拾遗记》:“李耳,字伯阳,周代隐士也。……年七十有五,颜色如童颜,常处岩石之上。时值八月,霖雨三日,其前,李耳于山中坐,忽梦神人告之曰:‘吾与子期矣’。既寤而叹曰:‘吾已得道,夫岂以七五之年,尚不知太清之为贵乎?’乃入室中,据几学鼓琴而歌。自言‘吾今欲逍遥太清之上”。后经七日,家僮闻琴声而往听之。及视其侧,见李耳卧于石上,气绝将半日矣。良久复苏,遂以琴声唤之。其人醒而还坐。僮问其故。李子曰:‘吾游太清之上,食元气之母。吾去之后,当有一人学琴,是其人也。”至元末,有赵汝谈者,亦学道,常居嵩山,夜梦一老人谓之曰:‘汝可学鼓琴乎?‘汝谈曰:‘愿闻其音。’老人曰:‘但击此琴,则我在其中矣。’汝谈执琴叩之,觉其声泠泠然从指间出。汝谈大惊异。既醒而思之,疑其非真,因取古琴弹之,又皆类此。遂名其琴曰‘神弦’,号为‘老君琴’。至今世有传者焉。”
3、国艳回:指牡丹花。唐张祜《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4、殷勤伴幽独:殷勤,殷勤待客的样子;幽独,孤独清寂。这里指诗人自己。
5、渠:他;渠,第三人称代词。
6、一瓶梅: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瓶梅即梅花在瓶中。
【赏析】
《瑞香花新开五首·其一》是一首咏物诗,借对瑞香(茉莉花)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老子观书倦”,写诗人在阅读书籍之后感到疲倦,进入梦乡。“老子”指诗人自己,自称李耳。“观书”即读书。《太平御览》卷三九○引晋王嘉《拾遗记》:“(李耳)年七十有五,颜色如童颜……时值八月,霖雨三月,其前,李耳于山中坐…忽梦神人告之曰:‘吾与子期矣’。”
第二句“昏然睡思来”,写梦中惊醒。“昏然”即沉沉的样子。《列子•汤问》:“仲尼寝疾,病痎。……旦视床下,枕席之处,狐蟹也。”
第三句“梦中谁唤醒”,写梦中被惊醒,原来是窗外的瑞香花开了。“谁”字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梦中醒来的情境。
第四句“只道花头细”,写梦中醒来看到的瑞香花很细小。“只道”就是以为的意思。“能追国艳回”,意思是说瑞香花能够赶上国中的牡丹花,因为牡丹花被誉为国色,所以称国艳。
第五、六句“殷勤伴幽独,渠与一瓶梅。”意思是说我和你相伴着这独自幽居的人一起欣赏梅花。“渠”指你。“殷勤”即殷勤相待的样子。“伴幽独”即陪伴着孤独的人。“瓶梅”即梅花在瓶中。
这首诗通过对瑞香花盛开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