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山迎我,沿江柳拜人。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
不遣船迷路,俱从塔问津。
一生将玉镜,千古照金身。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玉镜的赞美之情。

其一,起句“隔岸山迎我”,以拟人手法写江水与山相迎。“迎”字用得极妙,它不但写出了诗人在舟行中的感受,而且把船与岸边山的距离缩小到了极点。接着又以“沿江柳拜人”一句,进一步写山与江的亲密关系。“拜人”二字,既写出了柳树对人的依恋,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其二,“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两句紧承前句描写,写秋水的动荡和江中的游鱼。“日摇秋水”写江面,突出了秋天的特点,“摇”字用得极妙,它不但写出了江水的流动,而且把船行于其中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接着又以“波闪白龙鳞”一句写江中的游鱼,“闪”字用得极妙,它不但写出了鱼鳞片的闪光,而且把鱼在水中游动的动态描绘得生动传神。

其三,后两句“不遣船迷路,俱从塔问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这两句话不仅写出了诗人自己与船的关系,而且也写出了自己与佛塔的关系。“不遣船迷路”一句,既是说自己与船的关系,也是说自己与佛塔的关系,因为船行于水中而能不迷路,正是佛塔所赐;“俱从塔问津”一句,既是说自己与佛塔的关系,也是说佛塔与自己、与人们的关系,因为人们向佛塔参拜,正是为了求佛塔保佑平安顺利。“问津”二字用得极妙,它不但写出了人们向佛塔参拜的目的,而且表明了人们对佛塔的崇敬。同时,它也表明了佛塔与人们之间密切的关系。最后两句“一生将玉镜,千古照金身”则是对玉镜的赞美之词。这里“玉镜”指的是佛塔,而“金身”指的就是佛祖。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将一生都供奉在这座佛塔之下,希望佛祖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还能保佑我。这既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信仰的一种表白。

【答案】

过横山塔下

隔岸山迎我,沿江柳拜人。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

不遣船迷路,俱从塔问津。

千古照金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