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入溧水界,休教勤吏民。
是谁差堠子,久立待车尘。
苔藓今仍古,风霜秋复春。
不知双与只,迎送几行人。

【解析】

“堠子”是古代传递军情、公文的土台上所立的标记。此诗写的是驿站上的一对石碑,诗人以一己之见,对它们进行了一番评论。从第一句“才入溧水界”,可以看出这是在溧水县境内。

第二句说:刚刚进入溧水县境就休兵停役了,别叫那些官吏和百姓辛苦了。

第三句:是谁派他们去传报军情,久久地站在那里等候车马扬起的尘土?

第四句:苔藓仍然生长着,风霜也像秋天一样地侵袭着它。

第五句:不知道这个双人石牌还是一个单人石牌,迎接送往了多少行人?

【答案】

译文:

才刚进入溧水县境就停役休息,别再叫那官吏百姓受苦受累吧;是谁派他们去传报军情,久久地站在那里等候车马扬起的尘土;苔藓依然长着,风霜也像冬天一般地侵袭着它;不知这一个双人石牌还是两个单人石牌,迎接送往了多少行人?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写诗人刚到溧水境就停役休息,以免给吏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颔联写驿亭中的石碑,诗人借石碑抒发感慨之情。颈联写石碑上的苔藓依然生长着,风霜也在侵凌着它。尾联写石碑是一个单人石牌还是两个单人石牌,迎接送往了多少行人呢?诗人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他对驿亭中的石碑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