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蜀双清献,回天再子明。
何曾动声色,一笑付权衡。
临绝缘忧国,平生不近名。
中兴贤相传,日月夺光精。

这首诗是挽歌诗,由三首组成。每首诗都表达了对故去的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即韩琦)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赞扬了他生前的行为和品德。

下面是每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镇蜀双清献,回天再子明。
  • “镇蜀”指的是韩琦在任四川宣抚使期间,成功地稳定了蜀地局势。“双清”可能是指他清廉的政治品格,或者是指他在处理政务时的公正无私。“回天”则是指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能够挽回国家的颓势。“再子明”可能是指他在政治智慧上的能力,或者是说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明智决策。
  1. 何曾动声色,一笑付权衡。
  • 这句诗表达了韩琦在处理政务时的冷静和理智。他没有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也没有因为喜悦而过度张扬。“一笑付权衡”可能是指他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和处理,就像用秤来衡量物体一样准确无误。
  1. 临绝缘忧国,平生不近名。
  • 这句诗表达了韩琦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虽然没有被个人名利所诱惑,但却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临绝”可能是指他在面临危机或困难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职责,不为个人得失所动摇。“平生不近名”可能是指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高尚的道德和品质,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名声和地位。
  1. 中兴贤相传,日月夺光精。
  • 这句诗表达了韩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被誉为“中兴贤相”,是宋朝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日月夺光精”可能是指他的光芒如同太阳和月亮一样耀眼,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韩琦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诗人通过描绘其在政治、道德、为人等方面的成就,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人们要像韩琦一样忠诚于国家、关心民生、追求真理,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