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舍频过亦几曾,却因送客得同行。
风船逆水四十里,雪屋吹灯三二更。
老去病身禁底苦,向来危宦若为情。
天台香火侬当觅,且伴先生学养生。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并舍频过亦几曾,却因送客得同行。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客人时,虽然自己并不想离开此地,但却因为送客的需要而不得不与客人一起前行。这里的“并舍”指的是作者的住所,“频过”表示频繁经过,“亦几曾”则表示这并不是作者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 风船逆水四十里,雪屋吹灯三二更。 —— 描述了作者乘坐小船逆流而上四十里的情景,以及晚上在寒冷的雪屋里点燃灯光度过三二更的时刻。这里的“风船”指的是小船,“逆水”表示船只在水上行驶的方向是与水流相反的;“四十里”表示路程之远;“雪屋”则描绘了夜晚雪景中简陋的住所;“三二更”是指深夜的时间;“吹灯”形容了夜晚寒冷的氛围。
- 老去病身禁底苦,向来危宦若为情。 —— 表达了作者对于衰老的身体带来的痛苦和对过去危险政治生涯中的无奈情感。这里的“老去”指的是年纪渐长;“病身”则是指身体不适或生病;“禁底苦”意味着非常痛苦;“危宦”指的是危险的官职或职务;“若为情”则是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
- 天台香火侬当觅,且伴先生学养生。 —— 这里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能找到天台山的香火,以便能够跟随先生学习养生之道。“天台”通常指代佛教圣地,如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天台山;“侬当觅”即指应当去寻找;“先生”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位养生方面的老师或导师;“学养生”则表明了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养生之道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风船逆水、雪屋吹灯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而对衰老和疾病的痛苦反思,以及对政治生涯的无奈感受,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经历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追随先生学习养生的愿望,展现了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整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也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