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梦软红尘,恼乱闲心得我嗔。
两夜连翻约斋集,双明再见帝城春。
莺花世界输公等,泉石膏肓叹病身。
近代风骚四诗将,非君摩垒更何人。

诗句原文:

十年不梦软红尘,恼乱闲心得我嗔。

两夜连翻约斋集,双明再见帝城春。

莺花世界输公等,泉石膏肓叹病身。

近代风骚四诗将,非君摩垒更何人。

赏析:

  1. 诗句解读
  • “十年不梦软红尘”: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超然和厌倦。”软红尘”形容繁华而轻浮的世界,诗人用此来形容自己对于这种世界的反感和距离感。
  • “恼乱闲心得我嗔”:诗人因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内心积聚了怒火,这怒火转化为一种深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 “两夜连翻约斋集”:这里的“约斋集”是南宋学者朱熹的著作,杨万里通过提及这一学术著作,表达了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投入和专注。
  • “双明再见帝城春”:描述了在一次夜间翻阅《约斋集》时,再次见到了京城春天的景象,这里可能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慨。
  • “莺花世界输公等”:莺花指的是美好的景物,但在这里诗人用“输公等”表达了对这些美景的淡然态度,认为自然界的美虽美,但终究不及人的才情。
  • “泉石膏肓叹病身”:这句可能是自喻,表达出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近代风骚四诗将,非君摩垒更何人”:在当代的文学界中,没有谁能像杨万里这样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处的“摩垒”指摩崖石刻或摩天岭,暗喻杨万里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1. 创作背景与意义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当时张功甫将杨万里的诗集寄给杨万里,杨万里为此作诗表示感谢。
  •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感谢,更是杨万里诗歌创作的一个总结,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 从诗中可以看出杨万里不仅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而且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是其诗歌的一大特色。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知识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探寻。
  1. 艺术特色
  • 杨万里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语言生动著称。他的七言律诗在音韵和谐、意境优美上都有独到之处。
  • 杨万里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哲理性和深度。例如,通过“莺花世界输公等”与“泉石膏肓叹病身”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及对生活状态的反思。

《谢张功父送近诗集》是杨万里对友人张功甫赠送的诗集的回复,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与学问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还在形式上也显示了杨万里严谨的格律诗创作能力,是研究宋代文人精神和艺术风貌的重要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