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雨夜趁三馀。
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担石储。
【注释】
①张器先:即张耒,北宋文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黄秦李”。他好学不倦,工诗善文,尤长于古文。其诗风格清丽,有《张左史集》。
②十绝:指一首绝句。
③短檠(qíng):短柄灯台,泛指灯光。
④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借指张耒。
⑤担石(dān shí)储:担一石粮食的积蓄,形容富有。
【赏析】
此诗是作者和张耒的赠别之作。张耒,字器之,一字公序,晚年自号“风月奴”,安徽亳州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在北宋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
首句说,把千金散尽,买了许多书籍,用来读书写作。第二句写,夜深了,借着微弱的灯光,抓紧这难得的闲暇时间,来攻读诗文。第三四句用典。相传司马相如是汉代有名的文学家,据说他文章很多,而且富艳奇伟,很受汉武帝喜欢,但因生活贫困,常为贫穷而发愁。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说自己虽然很有文采,但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籍,只好自己动手写些东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张耒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