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茅亭短短窗,海棠围里柳中央。
乍晴萱草浑无力,落尽梅花尚有香。

诗句首先描绘了翟园中的景象,“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得十诗其二”这句诗点明了主题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寒食节期间与友人游览翟园时创作的诗歌。其中“寒食”指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会吃寒食节的食物来纪念逝去的亲人,而“相将”则意味着朋友们一起出行。接着,“小小茅亭短短窗”,描述了小亭的结构和窗户的特点;“海棠围里柳中央”则描绘了园林中海棠和柳树的布局;“乍晴萱草浑无力,落尽梅花尚有香。”则表现了天气转晴后植物的变化。

译文:
小小的茅亭窗户短,庭院中海棠和柳树环绕。初晴时萱草毫无生机,尽管梅花已落香气犹存。

关键词解释:

  • 寒食:指清明节前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和食用寒食节食物来纪念逝去的亲人。
  • 相将:共同行动或出游。
  • 翟园:位于宋代的一个名胜之地,为文人墨客所喜爱。
  • 茅亭:一种简陋但实用的建筑,常用于临时休息或聚会。
  • 海棠:一种花木植物,以其艳丽的颜色和优雅的姿态受到喜爱。
  • 柳树:常见的园林植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晴:晴朗天气的意思。
  • 萱草:又名忘忧草,常被视为带来快乐和遗忘忧愁的象征。
  • 梅:代表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的花卉,常见于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翟园内环境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首句以寒食节为背景,设定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景。次句“小小茅亭短短窗”不仅描述了翟园的物理环境,也隐含了作者对这种简朴生活的喜爱。接下来的两句“海棠围里柳中央”描绘了园林中海棠和柳树的布局,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更加和谐宜人。最后两句“乍晴萱草浑无力,落尽梅花尚有香”则是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既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也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南宋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