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阶滴雨翠方浓,须把寒珠溅鹿葱。
梅子犹粘雪前蕊,海棠生恨夜来风。
《清明雨寒八首》是宋代杨万里所作的一首组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雨景和各类花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感叹。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进行赏析:
- 第一首:苔阶滴雨翠方浓,须把寒珠溅鹿葱。
- 诗句释义:苔藓覆盖的台阶上,雨水落下,使得青苔更加浓郁。我要把清凉的水珠洒向鹿身上的葱绿。
- 译文补充:在苔藓覆盖的台阶上,雨水落下,使得青苔更加浓郁。我要把清凉的水珠洒向鹿身上的葱绿,仿佛为这静谧的景色增添一份生机。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通过对青苔、雨水、鹿等元素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 第二首:梅子犹粘雪前蕊,海棠生恨夜来风。
- 诗句释义:梅花上的露水尚未完全蒸发,还附着在雪前的花蕊上。海棠似乎因夜来风吹而感到不满。
- 译文补充:梅花上的露水尚未完全蒸发,还附着在雪前的花蕊上。海棠似乎因夜来风吹而感到不满,仿佛在抱怨春天的短暂。
- 赏析: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梅、海棠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第三首:竹枝声里莺声巧,桃李墙阴杏叶稠。
- 诗句释义:竹林中,鸟儿的鸣叫声与莺鸟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桃花盛开时,围墙下的杏树叶郁郁葱葱。
- 译文补充:在竹林中,鸟儿的鸣叫声与莺鸟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桃花盛开时,围墙下的杏树叶郁郁葱葱。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通过对竹、莺、桃、杏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第四首:芭蕉叶底萤光薄,芭蕉影里燕飞迟。
- 诗句释义:芭蕉叶下萤火虫的光芒微弱,芭蕉树的影子里燕子飞翔缓慢。
- 译文补充:在芭蕉叶下,萤火虫的光芒微弱,而在芭蕉树的影子里,燕子飞翔的速度显得缓慢。
- 赏析: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田园风光,通过对萤火虫、燕子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夜晚宁静美的喜爱和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 第五首:残花落地无人扫,风急花残春去早。
- 诗句释义:凋零的花朵落在地面上,没有人清扫;春风骤起,吹落了花朵,意味着春天早早地离去。
- 译文补充:凋零的花朵落在地面上,没有人清扫;春风骤起,吹落了花朵,意味着春天早早地离去。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通过对残花、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变化无常的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慨。
- 第六首:柳絮飘飘随风转,杏花零落逐水流。
- 诗句释义:柳絮在空中飘荡,随风转动;杏花瓣儿纷纷落下,随水流而去。
- 译文补充:柳絮在风中飘荡,随着风的方向不断变换;杏花瓣儿纷纷坠落,随着水流四处飘散。
- 赏析: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柳絮、杏花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
- 第七首:春色已无寻处觅,只留空阶雨滴滴。
- 诗句释义:春天的气息已经消失,无处寻觅;只留下空荡荡的台阶,被雨水滴滴答答地打湿。
- 译文补充:春天的气息已经消失,无处寻觅;只留下空荡荡的台阶,被雨水滴滴答答地打湿。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感叹。通过对空阶、雨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感慨。
《清明雨寒八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组诗歌,通过对清明节时雨景、花卉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探索。每首诗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