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元以水为乡,春早偏欺润与常。
一雨忽来三昼夜,两公卷入八诗章。

【注释】

苏湖:今浙江省苏州、湖州一带。元以水为乡:元代时,这里水乡较多。苏湖是元代的重镇,所以诗人称此地“水乡”。一雨忽来三昼夜:指诗人在元和县(今属浙江)任官的时候。元和县地处江南水乡,春早,天气干燥,不下雨也罢了。可是今年春天,却下了一场大雨。三昼夜:形容下得久。两公卷入八诗章:诗人和李子寿、曾庆祖一起被这场喜雨所吸引,写下了八首诗,其中就有这首《喜雨》。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任元和县令期间,由于连日降雨而引发的喜悦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点明地点,说明这是元和县的“水乡”,而且是“春早”,即春旱。次句写春早,但春早并不等于不下雨,所以这一场喜雨的到来,就使诗人感到意外。三、四句写这场喜雨来得又快又急,下了整整三天三夜,真是喜出望外。五、六句写喜雨过后,人们欣喜若狂,于是纷纷挥笔题诗作乐。

这首诗语言质朴,风格自然。

首句写地点。元和县位于江南,是“水乡”。第二句承上启下,写出春旱之后,突然下起大雨来。“偏”字极有分寸,既表达了诗人惊喜的心情,同时又没有表现出对这种突发情况的惊讶,而是显得非常自然。

三四句写喜雨。“一雨忽来三昼夜”,“三昼夜”是指连续下了三天三夜。“两公卷入八诗章”中的“两公”指的是作者和李子寿、曾庆祖两位地方长官。他们因为这场喜雨而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便写了八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诗词后来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五六句抒发喜悦之情。“投赠喜雨口号八首”中的“投赠”是赠送的意思,“喜雨口号”则是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八首”并非指诗的数量,而是泛指所有与喜雨相关的诗歌;而“喜雨”则是指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它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使得万物得到了滋润,因此人们才会如此兴奋地写下这些诗歌来赞美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