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行到长廊人寂寂,隔窗一点读书灯。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抓住各句中表现的关键词句,结合注释,从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加以赏析。解答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指出其表达效果。

(1)“老来觅句苦难成”,意思是:年老才思难以得逞。这句是说作者在暮年仍苦苦地追求着诗歌创作的灵感与佳作。“难成”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2)“细把风斤镂薄冰”,意思是:用刀刻削薄冰,比喻写诗。“薄冰”,喻指浅显易见之文。这里用“镂薄冰”比喻自己苦于寻到好诗句,也暗含了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谦。“细把”二字,既点明了写诗的过程,也体现了作者对写诗的认真态度。

(3)“行到长廊人寂寂”,意思是:行走至长廊上只见人迹罕至。这两句写出了夜晚的寂静,为后文描写读书的情景作了铺垫。

(4)“隔窗一点读书灯”,意思是:隔着窗户只有一盏明亮的读书灯。这两句写出了读书人的孤独与寂寞,为后文“孤坐”作了铺垫。

【答案】

(1)“老来觅句苦难成”,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2)“细把风斤镂薄冰”,“镂薄冰”比喻自己苦于寻到好的诗句。

(3)“行到长廊人寂寂”,“人迹罕至”写出了夜晚的寂静,为后文描写读书的情景作了铺垫。

(4)“隔窗一点读书灯”,“孤坐”两句写出了读书人的孤独与寂寞,为后文结尾处“何妨吟啸且放怀”作了铺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读书人的形象。前两句写诗人老来苦于寻觅佳句的情状,第三句写夜深人静,诗人独自一人来到院内长廊,第四句写他隔着窗户,只看到一盏读书用的灯。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读着书,感到多么自在惬意。

首联写诗人老来苦于寻觅佳句,但终未得成。颔联写诗人来到院内长廊,却只见一片清冷的月色,不见有人来往,唯有一窗灯光透出,显得格外孤单寂寞。颈联写诗人隔着窗户,只看到一盏读书用的灯,可见诗人在如此静谧的环境中,依然不能忘情于读书,仍然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尾联写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是多么自在惬意,更突出了诗人读书的兴致盎然。

全诗写诗人深夜读书的情态,渲染了清冷孤寂的夜色,又通过环境烘托出诗人读书时那种恬淡从容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