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寒穿屋透衣裘,欺得诗人两鬓秋。
从此莫教三日暖,花开花落却成愁。
春寒初晴
峭寒穿屋透衣裘,欺得诗人两鬓秋。
从此莫教三日暖,花开花落却成愁。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 峭寒:形容天气极冷,如同山石般坚硬的寒气穿透屋檐。
- 穿屋透衣裘:描述寒冷程度之深,仿佛能够穿透衣物直达皮肤。
- 欺得:意为让……感到惊讶或不适。
- 诗人:这里指代作者本人。
- 两鬓秋:指诗人因季节变换而感到岁月流逝,发色渐白。
- 三日暖:暗示温暖的环境对诗人心情或生活的影响。
- 花开花落:自然界中花朵的生命周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愁:表示由此引发的忧愁或感慨。
关键词解释
- 峭寒:一种极端寒冷的状态,可能指气候异常,如罕见的冬末春初的低温。
- 穿屋透衣裘:形象地描述了严寒的程度,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冷风直逼身体最敏感部位。
- 欺得:此处用法独特,表达了某种事物或现象给人带来的意外冲击或困扰。
- 诗人:指杨万里,宋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自然景色著称。
- 两鬓秋:描绘了年老体衰的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流转的感慨。
- 三日暖:暗喻生活中的温暖时刻虽短暂,但足以影响人的心情和生活状态。
- 花开花落: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兴衰更迭,强调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 愁:情绪反应,通常在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时产生,如失去亲人、事业不顺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四季变化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峭寒”的描述,引发读者对自己生活中冷暖变化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诗中的“花开花落”不仅是自然的规律展示,更是人生的隐喻,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体会生命中的美好与哀愁。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是宋诗中难得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