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下惊滩浪政喧,花汀水退走沙痕。
一峰忽自云端出,只见孤尖不见根。

【注释】

《明发韶州过赤水渴尾滩》——这是一首纪行诗,是诗人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春天离开韶州前往桂林途中所作。

①“明发”:明天早晨出发。②“韶州”:今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③“赤水”:地名,在今贵州省西北部,长江支流北盘江上游,与广西融水、三江等地接壤。④“渴尾滩”:地名,位于今广西融水县西北,是湘江和漓江汇合处。⑤“花汀”:泛指沙滩。⑥“政喧”:浪涛汹涌。⑦“孤尖不见根”:形容山峰突兀,高耸入云,但看不见它的根基。

【赏析】

此诗为纪行之作,写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春天离开韶州前往桂林途中。全诗描写了诗人从韶州出发,经过赤水,进入广西境内时所见山水风光的变化。

开头二句点出地点:船从韶州出发,经过赤水(今贵州省西北部),进入广西境内,沿途江流湍急,山势险峻。首句写舟中惊涛骇浪,次句写江边滩上水退沙痕。“惊”“退”二字,写出了水流之急;“走”“痕”二字,则写出了江岸之陡。一个“政”,字把浪涛冲刷岸边的声响写得很形象。这两句写景,既见眼前景物,又含想象之辞,为下文写山作铺垫。

第三句写山。“云根”是说峰峦如云一样飘渺,没有根基,突出山的雄伟。

第四句进一步写山上的奇景。“忽自云端出”,突出山的高峻突兀。“孤尖不见根”一句,写山之高耸入云。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写景逼真,富有动态感,读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